首页| 要闻 | 早教 | 科教 | 资讯 |

中国小麦诱变育种科学家获得国际奖励

发布时间:2021-09-29 16:16:32来源: 中国科学报

近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5届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团队“卓越成就奖”、授予该团队成员郭会君副研究员“植物诱变育种女性成就奖”。这是该团队继2014年荣获FAO/IAEA联合授予的诱变育种成就奖之后又一次获奖。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出席颁奖仪式并颁奖。我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王群大使应邀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

核能辐射诱变技术是植物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长期大力支持和协调下,近20年来,作科所小麦诱变育种团队一直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亚太区域诱变育种技术合作项目牵头国总协调员单位,组织亚太区域20个成员国实施作物诱变育种国际合作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训青年诱变育种科研人员。

该团队发起成立了亚太植物突变研究协会(AOAPM),共同推进植物诱发突变科技与产业发展。与FAO/IAEA联合中心合作,共同发起和主办了第一届亚太植物诱变育种协作网研讨会,成立了植物诱变育种协作网(MBN),并发表了《荆州倡议》,为亚太区域成员单位以及非洲、东欧等跨地区成员国提供了多种农作物种子的辐射诱变处理服务,推动中国作物诱变育种及产业应用“走出去”,为核技术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

据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研究员介绍,小麦诱变育种团队长期致力于作物多样化诱变育种技术创新、新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十三五”期间育成及合作审定航麦247、航麦287、航麦501、航麦2566、航麦3290、鲁原502等小麦新品种10余个。其中,与山东农科院原子能所合作育成的小麦突变品种鲁原502,解决了重穗型品种易倒伏的生产难题,连续多年实打亩产超过800公斤,先后通过国家和4省、区审定,累计应用8000多万亩,成为全国第二大小麦推广品种,增产粮食40多亿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保障国家小麦口粮绝对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刘录祥介绍说,核能辐射育种是利用核技术农业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利用γ射线、高能加速粒子束、空间环境等多种诱变因素处理作物种子等,可以诱发生物体产生丰富变异。利用诱变技术产生的变异是其内部遗传物质发生重组、突变产生的,属于生物体内源基因的自身诱变改良,不存在基因安全性问题。

核能辐射诱变技术应用于植物品种改良已经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根据FAO/IAEA联合中心突变品种数据库统计,截止目前,世界各国已在214个植物物种中利用诱变技术创新种质培育新品种3360多个,为世界许多国家每年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收益。

我国是核能辐射育种领先国,到2020年,育成和审定的农作物突变品种数为1033个,占同期国际上育成突变品种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发挥了独特作用,也为世界粮食安全、消除饥饿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此次共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孟加拉、印尼、越南、巴基斯坦、南非等20个成员国的28个团体、个人或研究机构获奖,包括11项团队卓越成就奖、10项植物诱变育种女性成就奖和7项青年科学家奖,以表彰过去十年各国在推进农作物诱变育种及相关生物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我国科学家囊括了三个奖项。( 李 晨 )

))
0

图说天下

最新消息

头条推荐

热门点击排行